首页

调教视频网

时间:2025-05-29 07:00:12 作者:绣娘深闺手作乘“云”踏“网” 浏览量:32432

  中新网南宁10月15日电 (黄艳梅 郭宇路)10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与会人员围绕“中国—东盟:为了更好的未来”主题开展研讨和深入交流。

  此次论坛由广西大学发起并主办。论坛邀请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交通厅、水利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东盟国家驻邕总领事馆代表,以及4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

图为第一届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现场。中新网记者黄艳梅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伍锦昌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文化相近、人缘相亲,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门户,在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方面,尤其是与东盟国家开展交流合作拥有独特区位优势。广西将重点推进面向东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与东盟国家高校持续开展人才交流、科研合作、智库建设、合作办学等国际交流与合作。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司法部前副部长基特·基蒂萨克表示,中国的高速发展和治理经验,对东盟尤其是老挝的发展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东盟和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其中教育、司法合作更是取得了丰硕成果。广西大学近年来一直为东盟国家培养、培训各类优秀人才,为东盟与中国的教育、人才交流及合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少健称,面向东盟是广西大学重点强化的办学特色之一,也是今后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广西大学已与东盟近百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教育和研究合作关系,期待通过此次论坛拓展更多的交流合作,提升广西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双一流”建设,服务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在主论坛主旨报告环节,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结合本届论坛主题和各自领域里中国—东盟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大会分享和深入探讨。

  本届论坛共设1个主论坛和12个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东盟背景下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传媒与新闻传播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商务合作与低碳发展”“经济金融合作”“语言服务、翻译技术与文化传播”“绿色发展与区域治理”“区域法律协作”等主题展开研讨。(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央视快评】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中间业务聚焦“强抓手”“释动能”。保持理财、托管、投行优势,目前兴银理财日均规模稳定在2.3万亿元左右,较上年末增长4.92%;托管规模达16.30万亿元,产品只数保持全市场第二位;非金债承销位列行业第二,并购融资、银团融资投放分别同比增长32.16%、50.88%。大力拓展FICC等轻资占业务,实现外汇及贵金属衍生品交易营收17.2亿元。

2024年中国足球协会“全民健身日”主会场活动在宁夏银川举行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深深影响其他东亚地区的文明。在首届武夷论坛系列活动举办之际,韩国成均馆翰林院前院长、成均馆大学名誉教授崔英辰在首尔接受“东西问”专访,介绍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路径,探讨儒学如何影响、塑造东亚文明,及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各地多措并举确保粮食丰收

3月21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公安部部署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等11个省、市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长江流域污染环境犯罪区域会战。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

“在未来的几天,我们将阅览福建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我想只有亲身走到这片土地上,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的厚重。”曾湘菱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大陆人文历史,特别是一些课本上未曾见过的故事。

南昌再现“秋水共长天一色”景观

“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走动多了,合作自然就多了。”邓良慧说,“因工作需要,我经常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走动。当前,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为人员往来及货物流动提供了更多便利,有效促进了经贸合作、旅游往来和人文交流。华侨华人面临更多机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